top of page

【解開迷思】10 個常見大麻疑慮

大麻對人體的影響,不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生理反應,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。關於大麻的使用,許多人對其 常見反應、副作用、成癮風險、健康影響 以及與其他物質的關聯性仍有疑慮。以下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。

(照片來源: www.istock.com)
(照片來源: www.istock.com)

大麻的常見反應

使用大麻後,人體可能產生以下心理與生理變化:

  • 快感與興奮感:許多使用者會感到情緒高昂,心情愉悅。

  • 感官意識增強: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等感官可能變得更加敏銳。

  • 放鬆與舒緩:許多人感受到情緒放鬆,甚至能減輕肌肉緊繃與酸痛。

大麻的短期副作用

儘管大麻帶來許多舒適的感受,但在某些情況下,仍可能引起副作用,包括:

  • 短暫記憶力下降:使用後的短期記憶可能受到影響,但通常是暫時性的。

  • 口乾現象:俗稱「棉口(Cottonmouth)」,使用後會感到口渴與喉嚨乾燥。

  • 反應遲緩:可能影響運動協調與判斷力,因此不建議開車或操作機械。

  • 眼睛充血:由於血管擴張,眼睛可能變紅,這是一種常見但無害的現象。

  • 焦慮或偏執:部分使用者可能出現焦慮,尤其是高 THC 含量品種或過量使用時。

如何減輕副作用?

從 低劑量開始,慢慢調整用量,避免一次攝取過多。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,如高 CBD、低 THC 的品種較不易引發焦慮。補充水分與休息,若感到不適,深呼吸並讓身體放鬆即可緩解。

大麻會上癮嗎?

與酒精、尼古丁或海洛因等物質相比,大麻的 成癮性較低。根據研究,大麻的依賴性主要屬於 心理依賴 而非 生理依賴,即使用者可能習慣其放鬆感,但停止使用後不會出現如酒精戒斷症狀般的強烈戒斷反應。統計數據顯示,約 9% 的大麻使用者 可能發展成依賴,而酒精與尼古丁的依賴比例則分別為 15% 和 32%,顯示大麻的成癮風險相對較低。

大麻對青少年與胎兒的影響

目前對於大麻對青少年大腦發育與胎兒影響的研究仍在進行中,但醫學界普遍建議:青少年應避免使用大麻,因為大腦尚未完全發育,大麻可能影響記憶與學習能力。孕婦應避免使用,雖然直接證據有限,但可能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。

燃燒大麻對肺部的影響

燃燒任何植物都會產生有害煙霧,而吸食大麻是否影響肺部健康仍有爭議。然而,有研究指出:與香菸不同,吸食大麻與肺癌之間的關聯性尚未被確定。大麻可能具有支氣管擴張作用,對於 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 患者可能具有潛在幫助。替代吸食方式(如電子霧化、食用大麻產品)可降低對肺部的影響。

大麻對心臟的影響

THC 可能會短暫提高心率與血壓,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應謹慎使用。然而,部分研究顯示:CBD 具有抗發炎與血管保護作用,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風險。THC 可能有心臟保護功能,但仍需更多研究驗證其長期影響。

大麻與精神分裂症的關聯

部分觀察性研究顯示,在青少年時期頻繁使用高 THC 含量的大麻,可能會增加未來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。然而,這可能與個人體質(如家族病史) 有關,並非所有使用者都會受影響。

如何降低風險?

選擇 CBD 含量較高的品種,因 CBD 可能抑制 THC 對大腦的過度刺激。避免過量使用,尤其是高濃度 THC 的提取物。若有精神疾病家族病史,應諮詢醫生後再使用。

大麻是否為「入門毒品」?

「大麻是其他毒品的跳板」的說法一直存在,但近年研究指出:大多數 大麻使用者並不會轉向硬性毒品(如海洛因或可卡因)。反而,大麻可能作為 尼古丁與酒精的替代品,幫助某些人減少對成癮性更高的物質依賴。

大麻是否會過量致死?

沒有已知的大麻使用致死案例,科學家計算出:一名 70 公斤的成年人需在 15 分鐘內吸食 628 公斤大麻 才可能達到致死劑量,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。相較於酒精與鴉片類藥物,大麻的 安全性更高,致命風險極低。

總結:適量使用,安全為上

大麻的影響因 個人體質、使用方式、劑量與品種 而有所不同,適當使用可能帶來放鬆與健康益處,但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導致不適。因此,建議:

✔ 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(高 CBD、低 THC 可降低焦慮風險)

✔ 避免青少年與孕婦使用

✔ 使用前了解自身健康狀況,若有心臟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應謹慎

✔ 選擇安全的使用方式(如霧化或食用形式,減少肺部風險)

隨著研究的不斷進展,大麻的醫療與健康應用將更加明確,讓人們在安全與責任的前提下,更全面地理解其影響與潛力。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