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泊爾濕婆節:大麻文化與合法化爭議
- Ingrid Wei
- Mar 1
- 2 min read
加德滿都,2025年2月26日 —— 尼泊爾迎來一年一度的濕婆節(Shivaratri),數萬名印度教信徒齊聚帕舒帕提納神廟(Pashupatinath Temple),舉行祭祀、禱告與宗教儀式。在班卡利森林(Bankali forests),來自各地的苦行僧(Sadhus)與信徒齊聚,燃起大麻煙霧,這一原本違法的行為,在節日期間獲得默許,再次掀起大麻合法化的討論。

大麻在濕婆節的文化與宗教意涵
濕婆節是印度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,象徵對濕婆神的崇敬與朝聖。在印度教傳統中,濕婆神與**大麻(Bhang、Charas)**有著密切關聯,信徒相信大麻能幫助冥想,讓人更接近神靈。因此,每年這一天,苦行僧與信徒在帕舒帕提納神廟周邊聚集,吸食大麻以示虔誠,部分信徒還會高聲誦經、跳舞,營造濃厚的宗教氛圍。
這一傳統吸引了來自印度與世界各地的印度教徒,約佔尼泊爾81%人口的印度教徒更將此視為神聖的慶典。然而,大麻在尼泊爾法律上仍屬於非法毒品,通常使用者可被判最高一個月監禁,而販運者則可能面臨長達十年的刑期。
儘管如此,警方並未在節日期間執法干預,讓大麻在班卡利森林與帕舒帕提納神廟周圍的空氣中瀰漫,使這場宗教與大麻文化交織的慶典更具爭議性。
大麻合法化的呼聲再起
隨著全球多國推動大麻合法化,尼泊爾國內對重新允許大麻種植與使用的討論逐漸升溫。許多支持者認為,大麻不僅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,也具有醫療與經濟價值,應該推動合理監管。
「大麻應該合法化,但要有適當的限制,」參與濕婆節的大麻使用者 Abhishek Pathak 表示,「大麻有多種用途,我希望未來能完全合法化。」
與他持相同立場的Akash Rimal 則補充,「一旦大麻在尼泊爾合法,醫療用途將帶來無數機會,不僅個人受益,整個國家都能從中獲利。」
其實,尼泊爾曾在 1960 至 1970 年代因嬉皮文化(Hippie Trail)而聞名,當時的茶館與商店公開販售大麻,吸引大量外國遊客。1976 年,在國際壓力下,尼泊爾政府全面禁止大麻,但近年來已有國會議員與公眾人士提出去刑事化的請願,2020 年曾有法案提案允許種植與使用,但至今進展遲緩。
政府態度與未來發展
目前,尼泊爾政府對娛樂用大麻仍持保守態度,儘管濕婆節期間警方未強力執法,但仍保持監管立場。官方表示,將持續評估大麻的潛在影響,包括醫療應用、經濟收益,以及社會風險。
隨著全球許多國家推動醫用與娛樂用大麻合法化,尼泊爾是否會重新評估其政策,仍有待觀察。然而,從濕婆節的盛況與國內外支持者的呼聲來看,這場關於大麻的爭論可能會持續升溫,並影響未來的政策走向。
Comments